顯示具有 機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機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

紅色球先取完的機率

昔から言うではありませんか。微分のことは微分でせよと
(漢譯:不是早就說過了嗎?有關微分的事用微分來做吧!)

高木貞治(1875-1960) 

=題目=

袋中有15球,6紅5黑4白,今天從中一次拿一顆球,取完不放回,取完為止。試問,紅球最先被拿完的機率為多少?

=答案=

\( \frac{14}{55} \)

=解析=

由於是依序取球,且取後不放回,並取完為止,所以樣本空間\( S \)之結構為排列。計算樣本空間\( S \)中所包含的樣本點個數:

\[ n(S) = \frac{15!}{6! 5! 4!} = 630630. \]

接著思考所謂紅球先被取完的意思,在此情況之下,最後一球必為黑球或是白球。

假定最後一顆球為黑球,那麼全部6顆紅球必然會出現在最後一顆白球之前。更具體來說,我們可以假設在第5顆黑球與第4顆白球之間有\( x \)顆黑球,然後在第4顆白球之前有6顆紅球、3顆白球以及\( 4 - x \)顆黑球,其中\( x \in \{ 0, 1, 2, 3, 4 \} \)。亦即形如

6顆紅球、3顆白球、\( 4-x \)顆黑球  |  第4顆白球  |   \( x \)顆黑球  |  第5顆黑球

球的個數確認後,接著來計算排列數,於是這樣一共有

\[ \frac{13!}{6!3!4!} + \frac{12!}{6!3!3!} + \frac{11!}{6!3!2!} + \frac{10!}{6!3!1!} + \frac{9!}{6!3!} = 84084.  \]

接著再假定最後一顆球為白球,那麼全部6顆紅球必然會出現在最後一顆黑球之前。更具體來說,我們可以假設在第4顆白球與第5顆黑球之間有\( y \)顆黑球,然後在第5顆黑球之前有6顆紅球、4顆黑球以及\( 3 - y \)顆黑球,其中\( y \in \{ 0, 1, 2, 3 \} \)。亦即形如

6顆紅球、4顆黑球、\( 3-y \)顆白球  |  第5顆黑球  |   \( y \)顆白球  |  第4顆白球

球的個數確認後,接著來計算排列數,於是這樣一共有

\[ \frac{13!}{6!4!3!} + \frac{12!}{6!4!2!} + \frac{11!}{6!4!1!} + \frac{10!}{6!4!} = 76440.  \]

綜合以上計算結果,可知紅球先取完的機率為

\[ P = \frac{84084 + 76440}{630630} = \frac{14}{55}. \]

=附註=

本題是在臉書高中數學討論區見到的。蘭陽女中陳敏晧老師也曾在《HPM通訊》第十七卷第十期撰文〈如何計算紅球先取完的機率?〉討論。臉書網友的討論間或有謬誤,而陳老師的文章又稍嫌抽象。我在這邊給出一個直接的方法來處理,效果如何,尚待讀者先進批評指教。









2022年4月14日 星期四

二項分佈的期望值

假定隨機變數$X$服從二項分佈,即$X \sim B(n, p)$,則有機率質量函數

$$P(X = k) = {n \choose k} p^k (1 - p)^{n - k}, k = 0, 1, 2, \cdots, n.$$

$X$的期望值計算如下:

\begin{align*} E(X) &= \sum_{k = 0}^n k \cdot {n \choose k} p^k (1 - p)^{n - k} \\ &= \sum_{k = 1}^n k \cdot {n \choose k} p^k (1 - p)^{n - k} \\ &= \sum_{k = 1}^n k \cdot \frac{n!}{k! (n - k)!} p^k (1 - p)^{n - k} \\ &= \sum_{k = 1}^n \frac{n!}{(k - 1)! (n - k)!} p^k (1 - p)^{n - k} \\ &= \sum_{k = 1}^n \frac{n \cdot (n - 1)!}{(k - 1)! [(n - 1) - (k - 1)]!} p \cdot p^{k - 1} (1 - p)^{(n - 1) - (k - 1)} \\ &= np \sum_{k = 1}^n \frac{(n - 1)!}{(k - 1)! [(n - 1) - (k - 1)]!} \cdot p^{k - 1} (1 - p)^{(n - 1) - (k - 1)}  \\ &= np \sum_{k = 1}^n {{n - 1} \choose {k - 1}} \cdot p^{k - 1} (1 - p)^{(n - 1) - (k - 1)} \\ &= np \sum_{k = 0}^{n - 1} {{n - 1} \choose k} \cdot p^k (1 - p)^{(n - 1) - k} \\ &= np \, [p + (1 - p)]^{n-1} \\ &= np.\end{align*}

2022年1月21日 星期五

111學測數學A的快篩三採陰問題

==問題== 

已知某地區有 30%的人口感染某傳染病。針對該傳染病的快篩試劑檢驗,有陽性或陰性兩結果。已知該試劑將染病者判為陽性的機率為 80%,將未染病者判為陰性的機率則為60%。為降低該試劑將染病者誤判為陰性的情況,專家建議連續採檢三次。若單次採檢判為陰性者中,染病者的機率為 $P$;而連續採檢三次皆判為陰性者中,染病者的機率為 $P'$。試問$\frac{P}{P'}$最接近哪一選項?

(1) 7    (2) 8    (3) 9    (4) 10    (5) 11 

==解答==

首先整理題目資訊。

  • 「有 30%的人口感染某傳染病」$\Rightarrow P(\text{有病}) = 30\% = \frac{3}{10} \Rightarrow P(\text{無病}) = 1 - \frac{3}{10} = \frac{7}{10}$。
  • 「將染病者判為陽性的機率為 80%」$\Rightarrow P(\text{陽} \mid \text{有病}) = 80\% = \frac{8}{10} \Rightarrow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有病}) = 1 - \frac{8}{10} = \frac{2}{10}$。
  • 「將未染病者判為陰性的機率則為60%」$\Rightarrow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無病}) = 60\% = \frac{8}{10} \Rightarrow P(\text{陽} \mid \text{無病}) = 1 - \frac{6}{10} = \frac{4}{10}$。

於是根據條件機率定義得

$$\begin{align*}P(\text{有病} \mid \text{陰}) &= \frac{P(\text{有病} \cap \text{陰})}{P(\text{陰})}  \\ &= \frac{P(\text{有病}) 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有病})}{P(\text{有病}) 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有病}) + P(\text{無病}) 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無病})} \\ &= \frac{\frac{3}{10} \times \frac{2}{10}}{\frac{3}{10} \times \frac{2}{10} + \frac{7}{10} \times \frac{6}{10}} \\ &= \frac{1}{8}. \end{align*}$$

接下來計算三採陰的機率。

$$\begin{align*}P(\text{有病} \mid \text{三採陰}) &= \frac{P(\text{有病} \cap \text{三採陰})}{P(\text{三採陰})}  \\ &= \frac{P(\text{有病}) 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有病})  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有病})  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有病})}{P(\text{有病}) 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有病})^3 + P(\text{無病}) \times P(\text{陰} \mid \text{無病})^3} \\ &= \frac{\frac{3}{10} \times \left( \frac{2}{10} \right)^3}{\frac{3}{10} \times \left( \frac{2}{10} \right)^3 + \frac{7}{10} \times \left( \frac{6}{10} \right)^3} \\ &= \frac{1}{64}. \end{align*}$$

(請注意每次採檢都是相互獨立!)也就是算出$P = \frac{1}{8}, P' = \frac{1}{64}$,因此

$$\frac{P}{P'} = \frac{\frac{1}{8}}{\frac{1}{64}} = 8.$$

選(2)。

==廣告==

我早在這次考前就不斷地叮嚀我的學生們要注意所謂「n採陰/陽」的問題,他們回來補習班都說都有想起我的耳提面命。去年5月5日教貝氏定理時,備課時閱讀了南一版的教科書,裡頭談到了毒品二採陽的問題,當時我上課就更進「二」步,額外教了三採陽與四採陽的計算。因此這回猜題命中除了幸運,也是平時辛勤備課的成果!

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

大栗博司,《用數學的語言看世界》,第1章,第2節,賭博的不敗之法,公式推導

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的大栗博司教授為其女兒撰有《数学の言葉で世界を見たら》一書(介紹頁面連結)(簡體中譯版:《從數學的語言看世界》,人民郵電出版社,介紹頁面連結;繁體中譯版:《用數學的語言看世界:一位博士爸爸送給女兒的數學之書,發現數學真正的趣味、價值與美》,臉譜出版社,介紹頁面連結)。


此書深入淺出,讀來彷若一位和藹的父親以親切的語言為愛女講解數學。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本書部分內容連載於大栗教授的網站,不僅讀來不甚方便,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那些補充資料都是日文,無論是簡體還是繁體翻譯版都沒有譯出,在在顯示出規劃此書的編輯的眼光不夠深遠。人民郵電出版社的介紹頁面的討論區中,有大陸網友留言:「作者在个人网站补充的一些内容会有翻译吗?日文实在看不懂,要是英文就好了」

我手上的版本是簡體中文翻譯版。我覺得無論是印刷還是排版都勝過台版,更重要的是,簡體版的網站上附有勘誤,這是台灣出版社完全不及中國的。

第1章第2節〈賭博的不敗之法〉的公式推導是刊於網站的補充內容。我不會日文,只能靠著google翻譯,配著數學式去猜測內容。以下內容雖是該公式的推導,但並非大栗教授原文的全譯,一半混雜了我自己的推導,記號也與大栗教授原文略有差異。

首先,假定$m \ge 1$。對於擲出第1次的結果,有2種可能性:以p的機率擲出正面,資金變為$m+1$元;以q的機率擲出反面,資金變為$m-1$元。再從第2次開始,如果是從$m+1$元開始,那麼按照書中的定義,變為N元的機率為$P(m+1, N)$;從$m-1$元開始,變為N元的機率則是$P(m-1, N)$。因此得到遞迴關係式:
$$P(m, N) = p \times P(m+1, N) + q \times P(m-1, N).$$
不難理解$P(0, N) = 0, P(N, N) = 1$。前者的原因為0元毫無翻本的可能;後者好比一起跑就在終點。

(類似的遞迴之推導另可參考我的文章〈台中區國立高級中學103學年度大學入學第一次學科能力測驗聯合模擬考,選填2〉。)

為方便計算,以下記$P(k, N) = a_k$。所以根據上文的討論,我們要求解的即是以下的遞迴式:
$$\left\{ \begin{align*} a_k &= p \times a_{k+1} + q \times a_{k-1}, k \ge 1 \\ a_0 &=0 \\ a_N &= 1 \end{align*} \right.$$
對於遞迴關係$a_k = p \times a_{k+1} + q \times a_{k-1}$,變形為
$$p \times a_{k+1} = a_k - q \times a_{k-1}.$$
左右同時減去$p \times a_k$,於是
$$p \times a_{k+1} - p \times a_k = a_k  - p \times a_k - q \times a_{k-1},$$
注意到$p+q = 1$,所以得
$$p(a_{k+1} - a_k) = q(a_k - a_{k-1}).$$
此為等比關係!故得
$$a_{k+1} - a_k =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k (a_1 - a_0).$$
代入初始條件$a_0 = 0, a_N = 1$,有
$$a_N = \left[ 1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 + \cdots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{N-1} \right] a_1$$

$$a_m = \left[ 1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 + \cdots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{m-1} \right] a_1.$$

\begin{align*}  a_m &=  \left[ 1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 + \cdots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{m-1} \right] a_1 \\ &= \left[ 1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 + \cdots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{m-1} \right] \times \frac{a_N}{1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 + \cdots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{N-1}} \\ &= \frac{1 -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m}{1 - \frac{q}{p}} \times \frac{1}{1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 + \cdots +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{N-1}} \\ &= \frac{1 -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m}{1 - \frac{q}{p}} \times \frac{1 - \frac{q}{p}}{1 -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N} \\ &= \frac{1 -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m}{1 - \left( \frac{q}{p} \right)^N}. \end{align*}
(證明終了)

參考資料

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

用排容原理解機率題目

==問題==


某學校有並排的6間空房,任意分給新到的教師(一人一間),求甲、乙兩位教師的房間均不與丙的房間相鄰的機率。

==出處==


沈文選、楊清桃,數學應用展觀,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,2018。第5章,思考題4

==解答==


命$\Omega$為任意排列所構成的樣本空間,事件$A=$甲與丙相鄰,事件$B=$乙與丙相鄰。

因此$A^c=$甲不與丙相鄰,$B^c=$乙不與丙相鄰,而$A^c \cap B^c=$甲、乙均不與丙相鄰。

由De Morgan定理,得
\begin{align*}n(A^c \cap B^c) &= n[(A \cup B)^c] \\ &= n(\Omega) - n(A \cup B) \\ &= n(\Omega) - [n(A) + n(B) - n(A \cap B)] \\ &= n(\Omega) - n(A) - n(B) + n(A \cap B).\end{align*}
以下分別計算$n(\Omega), n(A), n(B)$以及$n(A \cap B)$。

顯然$n(\Omega) = 6! = 720$。

將宿舍編號為1, 2, 3, 4, 5, 6。以甲、丙而論,若要相鄰,則可先取相鄰的兩間,如(1, 2), (2, 3), (3, 4), (4, 5), (5, 6),共5種可能。入住後,甲、丙可再交換,然後再讓其他人入住。因此
$$n(A) = 5 \times 2! \times 4! = 5 \times 2 \times 24 = 240.$$
同理亦有
$$n(B) = 5 \times 2! \times 4! = 5 \times 2 \times 24 = 240.$$

接著,對於$A \cap B$,此時甲、乙、丙三人入住,那麼可以取(1, 2, 3), (2, 3, 4), (3, 4, 5), (4, 5, 6)共4種可能。入住後,僅有可能為「甲、、乙」或是「乙、、甲」(丙一定只能是在中心位置)。因此得
$$n(A \cap B) = 4 \times 2! \times 3! = 4 \times 2 \times 6 = 48.$$

從而有
$$n(A^c \cap B^c) = n(\Omega) - n(A) - n(B) + n(A \cap B) = 720 - 240 - 240 + 48 = 288,$$
所以
$$P(A^c \cap B^c) = \frac{n(A^c \cap B^c)}{n(\Omega)} = \frac{288}{720} = \frac{2}{5}.$$

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

106,指考,數學甲,單選1

==問題==

從所有二位正整數中隨機選取一個數,設$p$是其十位數字小於個位數字的機率。關於$p$值的範圍,試選出正確的選項。
(1) 0.22 $\leq p \leq$ 0.33
(2) 0.33 $\leq p \leq$ 0.44
(3) 0.44 $\leq p \leq$ 0.55
(4) 0.55 $\leq p \leq$ 0.66
(5) 0.66 $\leq p \leq$ 0.77
[106,指考,數學甲,單選1]

==解答==

命樣本空間$\Omega = \left\{ \text{所有二位正整數} \right\}$,則$\Omega = \left\{ 10, 11, \cdots, 99 \right\}$,且$n(\Omega) = 90$。

再設事件$A = \left\{ \text{十位數字小於個位數字的二位正整數} \right\}$,則
\begin{eqnarray*}
A
&=& \left\{ 12, 13, \cdots, 89 \right\} \\
&=& \left\{ 12, \cdots, 19 \right\} \sqcup \left\{ 23, \cdots, 29 \right\} \sqcup \cdots \sqcup \left\{ 89 \right\}.
\end{eqnarray*}
(此地符號「$\sqcup$」意為兩互斥集合之聯集)所以
$$
n(A) = 8 + 7 + \cdots + 1 = \frac{(8+1) \cdot 8}{2} = 36.
$$

題目所求$p = P(A) = \frac{n(A)}{n(\Omega)} = \frac{36}{90} = \frac{2}{5} = 0.4$,故選(2)。
(解答結束)

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

107,學測,數學,單選3

==問題==

某公司規定員工可在一星期(七天)當中選擇兩天休假。若甲、乙兩人隨機選擇休假日且兩人的選擇互不相關,試問一星期當中發生兩人在同一天休假的機率為何?

(1) $\frac{1}{3}$    (2) $\frac{8}{21}$    (3) $\frac{3}{7}$    (4) $\frac{10}{21}$    (5) $\frac{11}{21}$

[107,學測,數學,單選3]

==解答==

命樣本空間$\Omega = \left\{ \left( \text{甲的休假日}, \text{乙的休假日} \right) \right\}$,將甲的休假日記為$ab$,當中$1 \leq a < b \leq 7$。乙也用類似的記法。於是$\Omega = \left\{ (ab, cd) | 1 \leq a < b \leq 7, 1 \leq c < d \leq 7 \right\}$,從而$n \left( \Omega \right) = {7 \choose 2} \times {7 \choose 2}$。

再設事件$A = \text{兩人在同一天休假}$。以集合來寫,即是$A = \left\{ (ab, cd) \in \Omega | \left\{a, b\right\} \cap \left\{c, d\right\} \neq \phi \right\}$。

如果要直接計算$n(A)$,並不好計算。因為要考慮幾種情況,例如兩人的休假日有可能兩天完全相同,也有可能只有一天相同。而若只有一天相同,則必須考慮比較複雜的分布情況。

基於這樣的理由,我們改為計算$n(A^c)$。

事件$A^c = \left\{ (ab, cd) \in \Omega | \left\{a, b\right\} \cap \left\{c, d\right\} = \phi \right\}$。我們先決定甲的休假日$ab$,然後再決定乙的休假日$cd$。在決定甲休假日$ab$時,可以從$1$到$7$中這$7$個數字任選出$2$個,因此有${7 \choose 2}$種選法。接著決定乙的休假日,由於必須滿足$\left\{ a, b \right\} \cap \left\{ c, d \right\} = \phi$,因此乙只能從$1$到$7$中剔除$a$與$b$後剩下的$5$天來選出$2$天,故有${5 \choose 2}$種選法。總結而論,$n(A^c) = {7 \choose 2} \times {5 \choose 2}$。

所以
\begin{eqnarray*}
P(A) &=& 1 - P(A^c) \\
&=& 1 - \frac{{7 \choose 2} \times {5 \choose 2}}{{7 \choose 2} \times {7 \choose 2}}\\
&=& 1 - \frac{10}{21} \\
&=& \frac{11}{21}
\end{eqnarray*}
答案選(5)。
(解答結束)

==評註==

幹嘛要用集合符號來寫?

搞這麼複雜,似乎在脫褲子放屁。

不!

一旦有辦法寫出集合,基本上就算是相當了解其中的結構,從而運算上可以避免「漏算」或是「重複」的情況。

所以我覺得,處理組合學問題,若能寫出集合就應該盡量寫出集合。

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樂透,$n$顆球,取$r$顆球,完全沒有連號/有部分連號

近來為準備機率教材,翻閱了張振華先生所著《機率好好玩》[1]。目前讀到第9章,覺得難度不高,每一章都引用了真實新聞報導來討論機率概念,我覺得相當有趣,希望年底可以把整本書消化完畢,把精華部份寫到講義裡,讓學生在學習機率時,不是只面對虛假的人為情境,而認識到真實世界中處處充滿數學問題,尤其機率與每個人的生活具有相當大的關聯性。

若是要批評這本書(前9章)的缺點,我想在於對部分數學公式解釋的不夠清晰,多數只是點到為止,例如在介紹組合數$C^n_r=\frac{n!}{r!(n-r)!}$時,僅僅給一個例子,太薄弱了。對我這樣的行內人來說沒什麼,但對於一般讀者,可能還是讀完例子仍無法體會該公式的內涵。

在第9章,張振華先生介紹了樂透相關機率的計算,其中「所開獎號中,有連號現象(部分連號/完全連號)的機率」一段,張先生雖然在注釋給出了計算公式$P=1-\frac{C^{n-r+1}_r}{C^n_r}$,但卻說推導繁雜,所以就略去推導過程。

我自2016/10/22的晚上開始思考這個公式的由來,一時沒想出來,隔天上班繼續想,仍然沒有頭緒(題外話,雖然我以教數學為業,不過自身的數學屬性似乎偏向幾何方面,組合學一直以來不算相當拿手)。上網查了查資料,看到黃文璋教授發表在《數學傳播》期刊上的文章〈隨機與密碼〉[2],其中的例題4也談到此公式,然而也沒給出推導。

到了晚上為高三再興模擬考班檢討模擬考的時候,題目之中有一題:
某個數學測驗有10題是非題,若題目敘述正確則寫O;若敘述錯誤則寫X。小明作答完成後發現他的答案中沒有連續2題出現O,請問小明的答案有多少種可能情況?(可能10題都是X) 
其實本題出自於2011年台北區公立高中數學甲模擬考第一次(http://web.tcfsh.tc.edu.tw/jflai/rab/RA569.swf),非選題第1題。解析是考慮小明寫O的個數來分類討論。例如小明完全沒寫O,這樣是1種。小明只寫1個O,那這樣有10種。但接下來的情況比較困難一點點。當小明寫了2個O,此時不能讓這2個O在一起,所以在這2個O之間必須插入至少1個的X。2個O會分出3段空間(假定寫出來的格式為一橫排,由左而右書寫),我們要拿8個X去填入這3段空間,而且中間的空間至少要填1個X,不難思考這樣的方法數計算應該利用「重複組合」。我們可以假設(由左而右)第1段空間要填入$x_1$個X,第2段空間要填入$x_2$個X,第3段空間要填入$x_3$個X。於是乎就得到方程式
$$
x_1+x_2+x_3=8
$$
但注意其中$x_2 \geq 1$,所以不能直接套用非負整數解個數公式。我們先塞1個X給$x_2$,於是方程式變成
$$
x_1+x_2'+x_3=7
$$
這下就可以直接套用公式了。這個情況(小明寫了2個O,不連續出現)的方法數有$H^3_7=C^{3+7-1}_7=C^9_7=36$種。至於其他情形,想法是類似的,我在此就不一一細談,只再說一句,該題的答案是144種。答案可參考台中一中退休老師賴瑞楓老師的網站:http://web.tcfsh.tc.edu.tw/jflai/ans/ans110415.swf

那麼這題跟我們原先談的樂透連號機率有什麼關係呢?事實上,我們原先所討論的題目,若是搬到這題,就變成
某個數學測驗有$n$題是非題,若題目敘述正確則寫O;若敘述錯誤則寫X。小明作答完成後發現他的答案中寫了$r$個O,但沒有連續2題出現O,請問小明的答案有多少種可能情況?
這裡,測驗=樂透,$n$題是非題=$n$顆球,$r$題寫O=選$r$顆球,沒有連續2題出現O=沒有連號。那這樣我們就有機會推出「樂透開獎完全不連號的機率」。

$r$顆球排成一橫排,可以製造出$r+1$個空間,我們拿$n-r$個X填入這$r+1$個空間。假設第1個空間填入$x_1$個X,第2個空間填入$x_2$個X,...,第$r+1$個空間填入$x_{r+1}$個X,那麼就得到方程式:
$$
x_1+x_2+\cdots+x_{r+1}=n-r
$$
但注意因為不連號,所以從第2個空間(第1顆球與第2顆球所夾住的空間)到第$r$個空間(第$r-1$顆球與第$r$顆球所夾住的空間),每個都要填入至少1個X,因此就有$x_1 \geq 0, x_2 \geq 1, \cdots, x_r \geq 1, x_{r+1} \geq 0$。因此為了能使用非負整數解個數公式,我們便先對$x_2$到$x_r$這$r-1$個變數各個先給1,於是方程式變為
\begin{eqnarray*}
&x_1+x_2'+\cdots+x_r'+x_{r+1}&=n-r-(r-1)\\
&x_1+x_2'+\cdots+x_r'+x_{r+1}&=n-2r+1
\end{eqnarray*}
其中$x_1 \geq 0, x_2' \geq 0, \cdots, x_r' \geq 0, x_{r+1} \geq 0$,所以利用非負整數解個數公式得到解數$=H^{r+1}_{n-2r+1}=C^{(r+1)+(n-2r+1)-1}_{n-2r+1}=C^{n-r+1}_{n-2r+1}=C^{n-r+1}_{(n-r+1)-(n-2r+1)}=C^{n-r+1}_{r}$種。

結論是,$n$號選$r$號的樂透,開獎號碼完全不連號的情況共有$C^{n-r+1}_{r}$種;$r$號中有部分號碼連號(包含完全連號)的情況共有$C^n_r-C^{n-r+1}_{r}$種。因此,無論是張振華先生的著作,還是黃文璋教授的文章中的公式,我們都可以推導出來:
$$
P(\text{開獎號碼中有連號})=1-P(\text{開獎號碼完全不連號})=1-\frac{C^{n-r+1}_{r}}{C^n_r}
$$

參考資料:

[1] 張振華,機率好好玩(3版),2014年,台北:五南
網路書店博客來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47152
[2]黃文璋,隨機與密碼,數學傳播,第28卷第2期,pp.1-15
http://web.math.sinica.edu.tw/math_media/d282/28201.pdf
亦可見黃教授在國立高雄大學統計研究所的網頁「追求明牌」
http://www.stat.nuk.edu.tw/prost/lottery/nameplate/nameplate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