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數入門
第1章 數的演化
1. 數的產生
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,人類是哺乳類的一種,雖然具有直立行走這個顯著特徵,但在擁有兩隻眼睛、一個鼻子這點上,與牛、馬等哺乳類並無不同。至少,人與牛的差異,並不像牛與鴿子的差異那麼大。
然而,從其他層面來看,人類與包含哺乳類在內的所有其他動物相比,擁有著顯著的差異點。那就是人類擁有文化,並且持續使其發展。
我們在此要討論的數學,也正是那廣泛人類文化的一部分,而且它也不斷地在發展與進步。作為數學主要研究對象的「數」,同樣也歷經了進步與演化,並且未來也將持續進步下去。
數十萬年、數百萬年前我們人類的祖先擁有什麼樣的數,時至今日已無從得知。他們過著何種生活,可以從出土的石器等文物中模糊地推測,但在無形的「數」這個情況下,完全沒有任何物證。我們所能做的,只有調查現今仍生活在世界偏遠地區、過著原始生活的人們的數的觀念,並透過類推的方法,稍微推測原始人類對數的想法。
如此概括地說,可以認為他們的數概念幾乎趨近於無。
在一個狹小社會中,當需要在森林裡撿到的果實與獵捕到的野獸之間進行交換時,作為交涉基礎,或許會訂定某些關於以物易物的規則,並在那時想出了「一對一對應」的概念。這個「一對一對應」,正是數的起點。
當蘋果的集合與橘子的集合的各個元素之間可以建立一對一對應時,我們就說這兩個集合擁有「相同的數」。也就是說,像 1, 2, 3, ... 這樣的數,是可建立一對一對應的集合所共有的名稱。
在那個階段,數的語言未必已經產生,但數的概念可以說已經誕生了。例如,對於一個牧羊人來說,他的工作是早上將羊群帶到野外,白天讓牠們吃草,傍晚再帶回來,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迷路的羊。為此,他可以預先準備一些小石頭,每當一隻羊走出柵欄,就放下一顆小石頭,直到所有羊都出去後,將這些石頭保存起來。傍晚羊回來時,每進來一隻就移走一顆石頭,如果早上放下的石頭正好不多不少地被取完,就表示沒有任何一隻羊迷路。在那個時候,數的語言,也就是數詞,並非絕對必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