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

日本數學奧林匹亞JMO,1991,初賽,問題3,給定三角形三中線長度,求三角形面積

==問題==


==譯文==

三角形ABC的中心為G,$\overline{GA} = 2\sqrt{3}, \overline{GB} = 2\sqrt{2}, \overline{GC} = 2$,求三角形ABC的面積。

==解答==

本題偶爾見於國中幾何題中,是較具難度的題目,略有名氣。常見的做法為考慮重心G對某邊(例如$\overline{BC}$)中點的對稱點(要用點對稱!),然後作出一個小平行四邊形,觀察其中的一部分的三角形,會發現三條線段長度正巧符合直角三角形邊長關係,從而得出原來三角形ABC的一部分為直角三角形。再利用三中線六等分三角形的概念,即可推知三角形面積。

此作法的優點是所用到的工具僅限於國中程度,相當巧妙。然而,巧雖巧矣,普通學生實在很難想到。(我的學生邢○○:「這誰想的到啊!?」)

(其實也不難想,就是稍微修改通常所見到證明三角形重心存在性之證明,但這是馬後炮。)

(我自己教學時,證明重心存在性,是用兩中線分割面積比來證的。因為,我覺得一般課本的證法不好想到。台北南門國中曾明德老師撰文一篇討論重心的教學,可參考。)

我目前還沒看到哪本書給出不同的作法,大家都是抄來抄去。

以下給出一個利用三角函數的作法。

如圖設定各點座標。


由於G是重心,所以有$\frac{A+B+C}{3}=G(0, 0)$,按x, y分量來看,得
$$\left\{ \begin{align*} 2\sqrt{3} + 2\sqrt{2}\cos \theta + 2\cos \varphi &= 0 \\ 2\sqrt{2} \sin \theta + 2 \sin \varphi &= 0 \end{align*} \right.$$
整理得
$$\left\{ \begin{align*} \sqrt{2}\cos \theta + \cos \varphi &= -\sqrt{3} \\ \sqrt{2} \sin \theta + \sin \varphi &= 0 \end{align*} \right.$$
平方相加得
$$2 (\cos^2 \theta + \sin^2 \theta) + 2\sqrt{2}(\cos \theta \cos \varphi + \sin \theta \sin \varphi) + (\cos^2 \varphi + \sin^2 \varphi) = 3.$$
所以有
$$\cos (\theta - \varphi) = 0.$$
因此$\theta - \varphi = 90^\circ$($\theta - \varphi$當然不可能是$180^\circ$或是其他角度)。從而可知$\triangle CGB$為直角三角形,且$\angle G = 90^\circ$。故
$$\triangle ABC = \triangle CGB \times 3 = \left( 2\sqrt{2} \times 2 \times \frac{1}{2} \right) \times 3 = 6 \sqrt{2}.$$
(解答結束)

==後記==

寫完上面的正文後,再google一下,做點文獻回顧。搜尋關鍵字「已知三中線長求面積」,略略看了一下,不論是網誌還是YouTube影片,幾乎所有人的作法也是一樣的。只有在這裡看到一個使用向量的解法。向量的作法很精緻,我的作法直接,本質等價,表現氣質不同。

不過說到底,這種題目給國中生做,挑戰性蠻高的。一個問題是,在普通的國中課程框架內,找對稱點這種本質上為幾何變換的解題手法,頗難應用到一般的題目上去,就變成了知識網絡中的孤立點。就算教了,學生泰半只會覺得「好難想到」,要嘛隔兩天就忘了,不然就是渾渾噩噩地背起來。我認為還是放在高中階段再解會比較恰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